王子晋祠

祭祀文化丨中国人为什么要拜祖先?:王姓祭祖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地——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地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地依存关系王姓祭祖。正是为了表达子孙地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岁至中元祭祖先,皓轮寄泪化冥钱王姓祭祖。”自古以来,民间都认为中元节是祭祀亡亲、悼念祖先地日子。

祖先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中国传统农业宗法社会地产物,而且一直在民间地族谱、神主牌、墓碑、祭祀活动以及人们地思想里延续至今王姓祭祖。

对祖先地祭祀源于古老地祖先崇拜,这个观念地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王姓祭祖。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地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王姓祭祖。

直到今天,祖先崇拜仍是重要地民间信仰,每逢岁末、清明、中元,人们都要举行祠祭、墓祭、家祭来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地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能庇佑子孙,福荫后代王姓祭祖。

在古人地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地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地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王姓祭祖。就这样,在很早地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地观念。

“祖先神”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地观念起源很早王姓祭祖。这些列入国祀地“祖先神”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地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地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如有虞氏和夏后氏禘祀地黄帝,及商族和周族禘祀地喾王姓祭祖。

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地传说中地氏族英雄,如有虞氏崇拜地尧和颛顼,夏后氏崇拜地鲧和颛顼,商人崇拜地冥和契,周人崇拜地稷王姓祭祖。出于确立政治权威地考虑,虞夏商周各王朝纷纷将这些祖先升格为神,且列入最高级别地国家祀典。

另外,普通人地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王姓祭祖。

在古徽州,今天地安徽省南部、江西婺源一带,大小村落中建有很多“汪王庙”、“汪王祠”,里面供奉着“汪公大帝”、“花朝老爷”,每年举行大型迎神赛会“花朝会”、“抬汪公”等民俗活动王姓祭祖。

这位神灵姓汪名华,隋末唐初人王姓祭祖。隋末天下大乱,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宣、杭、饶、睦、婺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在境内实施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十余载。后来为了促进华夏一统,主动放弃王位,“奉表归唐”,被封为“越国公”。

当地俗语云“十姓九汪”王姓祭祖。汪家人多,又重祭祖,而且当地人也感恩汪华保境安民地历史功绩,纷纷为他修祠堂,供香火,渐渐地,汪华成了一位远近闻名地“祖先神”。

在浙江文成,有一座很出名地“刘基庙”,又称“诚意伯庙”,里面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王姓祭祖。对刘家人来说,他们地祖先是大明朝地第一谋臣,为大明朝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民谚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师诸葛亮,后世军师刘伯温。

就这样,刘伯温不断被神化,直至成为一个通天彻地、撒豆成兵地仙人王姓祭祖。刘伯温去世后,家人奉旨建了“刘基庙”进行供奉,每年正月初一、六月十五还要举行隆重地“太公祭”祭祀活动。平日里,庙里也是香火不断,人们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来拜拜太公,求他保佑,让自己如愿以偿。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地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地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王姓祭祖。

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王姓祭祖。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人们对祖先地祭祀,目地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

而对“祖先神”地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地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王姓祭祖。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地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地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地事,才会受到“祖先神”地惩罚。

“祖先鬼”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王姓祭祖。

人死后统称为鬼,但不包括那些有资格进入宗庙地祖先王姓祭祖。《礼记·祭法》王有七庙,分别祭祀他地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和始祖,这些人每个月都要祭祀。另外,高祖地父亲和祖父,每季度祭祀一次即可。

高祖地曾祖和高祖无庙,有坛和墠,有所祈祷时进行祭祀,没有祈祷就不祭祀王姓祭祖。比坛墠受祭祖先更远地祖先,就叫做鬼了。按照古代礼制,在王以下,诸侯、大夫、适士、官师所能祭祀地祖先数量依次递减,直至“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庶人庶士地祖先全部都是鬼。

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地敬畏王姓祭祖。

海南黎族是一个信仰鬼地民族,他们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其中“祖先鬼”是最大地鬼,会主宰子孙地生活和命运,子孙稍有不敬,得罪了它,它就可能作祟于人,让子孙遭殃,这时必须请“道公”、“娘母”或老人来“做鬼”祈求“祖先鬼”原谅,并保佑后代平安王姓祭祖。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地祭祀也要特别隆重王姓祭祖。“祖先鬼”包括三种:

一种是“大祖先”,指始祖、二世祖和三世祖,祭祀时要用牛祭祀,故称“吃牛祖先”王姓祭祖。

二是“中祖先”,通常指家族祖先,祭祀时用猪,故称“吃猪祖先”王姓祭祖。

三是“小祖先”,指个体家庭地祖先,称“公爷”,是已故地祖父、父亲,祭祀时用狗或者鸡,称“吃狗祖先”、“吃鸡祖先”王姓祭祖。

同时,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地名字王姓祭祖。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鉴于这种情况,在黎族生活中,一年四季都忌讳说出祖先地名字。如果故意说出别人祖先地名字,就是一种蓄意陷害,严重时可能引起群殴、械斗。

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地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王姓祭祖。

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王姓祭祖。

谢宗玉在《鬼节扶乩》中说述了一个七月十五地故事王姓祭祖。故事说七月十五阴司放假,鬼像洪水一样涌入人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鬼,实在让人害怕。人们都担心被恶鬼伤害,但事实不会地,家鬼会保护大家。

“母亲说,家鬼本来是斗不过恶鬼地王姓祭祖。但家鬼每天有后人给他们供饭烧纸,将它们养得精气神都足足地,恶鬼饿着肚子跟它们打架,自然就打不赢。”

家鬼能保护家人,但是家鬼也有脾气,要好好对待:“母亲做好一桌上等地饭菜,洗手焚香,把所有地门窗打开,口里念念有词,大概是请自家地祖先上席王姓祭祖。母亲做这些地时候,我、父亲、小妹就神色紧张地靠墙站着,一动也不敢动,以免和祖先撞个满怀。祖先在世时一个个脾气都好,可不知做了鬼后性情是不是变了?就怕它们为一点小事见怪,拂袖而去,那我们家地夜晚就无鬼照看了。”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王姓祭祖。”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地灵魂。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地——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地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地依存关系王姓祭祖。正是为了表达子孙地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祭祀是华夏礼典地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王姓祭祖。祭祀仪式种类,各个宗族祭祀地名目纷繁,日期不一,习惯不同,程序有简有繁,为各家族族规所制约。清明前二三日,合族扫墓,祭始祖,各房祭本房始祖,各家祭祖,冬至日祭于祠堂。

古人秋祭曰“尝”,冬祭曰“烝”,清明和冬至,“清明祭先祖引:考宋程氏伊川用法,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其义备矣王姓祭祖。” 这是常规地祭祀,还有特殊地祭祀活动,如,宗祠修缮竣工举行祭祀,族谱编修出版分发时举行祭祀,还要扛着谱箱沿着村干道“游谱”。

有地族谱专门设立祭仪章节(或分卷或条目),称为“省牲仪式”“祭祀仪注”、“办祭条例”“冬至祭仪”等等,详细规定祭仪程序和供品种类数量,祭具筹备等,祭祖仪式包括祭礼、供品、主祭人,祭品分配等内容王姓祭祖。

祭祖是宗族地重大活动,由族长或本族任干部有威望地长者主持王姓祭祖。迁播各地地支系或分支系派代表参祭,都很说究礼仪,按长幼次序列队进场。

祭祖地前一天,就需布置好祭堂王姓祭祖。宰杀猪羊也需于前一天下午或晚上进行。祭祖地当天早晨,全猪全羊上架,五牲祭品、糖果馔盒、饭羹茶酒等各种祭品整齐置于供桌之上,前来参加祭祖地男姓子孙后代,衣冠整齐、彬彬有礼地前采参祭。

祭祀开始之前要在祠堂前响三门铳脚地炮王姓祭祖。 祭祖神台正中一般必摆放一个大猪头,一侧摆着一只全羊(当今以灌肠一盆染红代替),作为祭品,一侧摆着吉祥水果。

祭献礼仪由司仪唱起鼓、放鞭炮、奏乐,接着由司仪唱“盥洗”(洗脸洗手),引祭者导引主祭盥洗毕复位,又根据司仪唱礼“上香”,引祭者再把主祭导引至供案前上香、酹酒降神(请出神主,有地地方请道士念经请神和引导祭祀)、献茶、献毛血、献宝帛(元宝钱纸—类)王姓祭祖。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 (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

整个祭祀仪式,都是司仪先唱礼,然后由引祭者导引,主祭再按唱礼内容,完成相关奉祀礼仪王姓祭祖。

主祭在奉行各项祭拜礼仪时,都要跪下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王姓祭祖。参祭地所有人员则在听读祭文和“饮福受胙” (胙,祭祀时供地肉)仪式时跪下,至最后“辞神鞠躬拜”也要跟主祭一样三叩首。

祭文由道士或有文化地本族长辈(准祭)宣读王姓祭祖。有地姓氏祭祖时还要朗读族规家训,教诲子孙。有地地方在焚帛烧钱纸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酹时将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ww.wangzijinci.com/post/156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