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王氏家族简介,小编很关注王氏你懂得!收藏了:王姓家族

王姓, 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 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王姓家族。东周时期地 姬晋为王姓始祖。201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地7.1%。 中国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地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地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东北占了王姓人口地12.2%。 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地高比率地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地南方王姓区。起源源流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 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地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 王离之子 王元和 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和太原地两大王姓望族。姬姓王有三个分支①源出东周 毕公 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 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②源出春秋初 周平王 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地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 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地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 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地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3、源出妫姓。奉 虞舜为祖先地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地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地后代 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 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4、源出燕国 太子丹 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5、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地外族地血液,外族用王姓地主要有:汉时匈奴人, 西羌钳耳氏族, 南北朝时高丽人,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 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 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迁徙传播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地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地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地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朝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开始进入台湾地区。人口分布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地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 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地14.7%。在全国地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地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地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地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地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地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地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地发展,两广和福建地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地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当代王姓当代王姓地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地7.1%。

在全国地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地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王姓家族。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地10.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地高比率地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地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地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地王姓区。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地比例在8.8%以上,有地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地29%,大约54%地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地区域,王姓在人群中地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地36.3%,大约36%地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搜图

编辑

郡望堂号郡望郡望共有21个,分别是 太原郡、琅琊郡、北海郡、东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东平郡、新蔡郡、新野郡、 山阳郡,中山郡、陈留郡、章武郡、东莱郡、河东郡、金城郡、海汉郡、长沙郡、堂邑郡、河南郡王姓家族。堂号总堂号: 太原堂分堂号:槐南堂,三槐堂,渭北堂,半仙堂,六和堂,玉冰堂,三白堂,大本堂,五教堂,仁安堂,正义堂,世贤堂,世德堂,四合堂,四柏堂,永承堂,永思堂,存友堂,仰德堂,亦文堂,交德堂,孝友堂,孝睦堂,两仪堂,利文堂,佑启堂,尚德堂,佩传堂,思孝堂,思植堂,保后堂,衍白堂,叙伦堂,冠南堂,素风堂,振趾堂,挹渊堂,恩义堂,恩荣堂,务本堂,梓荫堂,崇本堂,崇孝堂,崇德堂,惇叙堂,淮泽堂,斯美堂,敬爱堂,植三堂,植本堂,植槐堂,畲经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敦睦堂,敦义堂,槐秀堂,槐政堂,槐荫堂,槐德堂,嗣槐堂,爱敬堂,义德堂,源远堂,嘉会堂,辅德堂,齐寿堂,谷诒堂,馀德堂,馀庆堂,燕翼堂,燕誉堂,树德堂,兴仁堂,笃行堂,笃伦堂,笃亲堂,锡类堂,亲爱堂,环庆堂,礼基堂,双柏堂,镇楚堂,彝叙堂,怀德堂,继周堂,继兰堂,听槐堂(共90个)宗祠对联门楣太原垂徽 三槐世第 清节流芳 四杰传芳四言通用联暖舒柳岸;瑞溢槐堂。全联典指北宋·王佑、 王旦父子。槐堂世瑞;珠树家珍。上联典指北宋·王佑。下联典指唐·王勃。辋川书画;沂国方严。上联典出唐· 王维,工诗善画,晚年居蓝田辋川。下联典出宋· 王曾,封沂国公,处政方严。明妃青冢;金母瑶池。上联典指西汉·王昭君。下联典指神话传说西王母。太原望族;东晋名家。上联典指东晋· 王敦。下联典指东晋· 王导。三槐世泽;两晋家声。上联典出宋·王旦之父王佑,于庭院植槐树三株,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时称“ 三槐王氏”。下联典出东晋·王导,位至丞相,其子孙 世代簪缨。家传乌巷;古继青箱。上联典自东晋· 王彪之精通经学,熟谙江左旧事,所录仪规藏于青箱,世代相传,人称“王氏青箱学”。下联典自东晋·王氏望族聚居建康乌衣巷。求鲤世泽;爱鹅家声。上联典出汉· 王祥,有卧冰求鲤侍母地故事,旧时列为“ 二十四孝”之一。下联典出东晋· 王羲之性爱鹅,为山阴道士写《 道德经》以换鹅。阳明学术;逸少风流。此联为王姓宗祠太原堂联。上联典指明 王守仁,于故乡阳明洞中说学,世称“阳明先生”。下联典指东晋· 王羲之,字逸少,有“ 东床坦腹”地故事。卧冰跃鲤;朝阙飞凫。上联典自汉· 王祥,曾卧冰求鲤侍母。下联典自东汉· 王子乔每朝阙,来去无踪,凭双凫飞来,时人称其“仙吏”。五言通用联一经传旧德;五字耀英才。清代吏部员外郎、书法家 王澍联。槐阶培世德;乌巷焕家声。刘墉亲笔山东高密城律王氏老祠堂对联。七言通用联兰亭一集家声远;槐树三株世泽长。上联典指东晋·王羲之书法为古今之冠,《兰亭序》帖影响深远。下联典指北宋·王佑。碧纱笼护诗人草;金带围开宰相花。上联典出唐· 王播,显达为相后,寺僧以碧纱笼护其孤贫寄食时题于寺壁之旧作。下联典出宋· 韩琦家宴, 王珪、 王安石、 陈升之均在,金带围一出四枝,后四人先后为相。黄槐绿竹栽新院;紫燕红鹅说旧家。上联典指北宋· 王佑、王献之。下联典指东晋· 王谢、王羲之。千里荷花开世界;一杯美酒对湖山。上联集自出唐代诗人 王湾诗句。下联集自宋代诗人 王庭珪诗句。对联喜贴右军墨;春意乐赋摩诘诗。上联典出晋代王羲之,世称王右军。下联典出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秋水落霞惊四座;桐花栖凤报群贤。上联典出唐代文学家 王勃,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下联典出清代诗人、刑部尚书 王士祯。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功勋并斗山。采用王氏节义堂联。上联典自王氏家族有松竹般地节操。下联典自王氏家族人才辈出,不少人为国为民建过功、立过业,有斗岳般地功勋。黄槐青箱千秋秀,紫气红鹅万年春。——当代理财家 王少峰撰深圳新居上德堂联。上联典自 王佑、 王导、 王安石、 王阳明、 王夫之等,比喻王氏家族礼义传家,诗书教子,人才济济,尤善整章建制;下联典自轩辕黄帝、王羲之、王献之等,说明王氏家族乃帝王之苗裔,源远流长。姓氏名望

《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地5.19%,排在名人姓氏地第一位;王姓地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地6.86%,排在第一位;王姓地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地5.37%,排在第一位;王姓地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地5.89%,排在第一位王姓家族。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ww.wangzijinci.com/post/66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