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连载]把孔孟思想升华为孔孟主义: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8226;读史随笔#8226;

  [连载] 把孔孟思想升华为孔孟主义

  一、孔孟思想是影响历史久远的“主义”

  孔孟思想、孔孟学说是影响中国大一统国家最主要的主导思想,是影响中华民族的心灵、道德和精神气质最主要的学说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自从汉武帝刘彻接受卓越的孔孟思想的继承者、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的 “独尊儒术,罢黜进家”的建议,儒学便成了两千多年以来,自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共13朝的主流思想,影响到国家政治统治、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孔孟儒学成为了中国大一统国家延续两千多年的始终不离不散的强大凝合剂,成为了华夏多民族大一统的脊梁和精神支柱。按现代说法,把孔孟思想升格为“孔孟主义”,我看一点也不辱没“主义”二字,反倒能为“主义”添光加彩。

  “主义”,是近世纪来的外来名词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当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康熙年间编成的《康熙字典》难觅踪影,就是1977年编辑的在中国影响极大的《辞海》,1982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的《辞海#8226;语词增补本》,也未收入这一词条。英国1768-1771年出版的洋洋十大册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主”字下36个词条,也不见“主义”。倒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年编的《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12月北京第193次印刷本),有“主义”的解释:“1、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2、思想作风;3、一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系。”由孔子开创的儒学,是在继承和发展我国自三皇五帝以来的《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的基础上,在吸收他的老师老冉的《道德经》和此前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孔子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的系统理论和主张。孔子儒学不仅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说信修睦”的政治理想,而且提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8226;孔子闲居》)的无私、仁爱精神,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施以仁政,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到达理想社会的途径。

  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孟子提出的“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超前民本思想、民权思想、人道主义,更使此后无数哲学家、思想家提出的民主思想、革命思想和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相形见绌,难以超越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孔孟主义,这不是偶然的。现在要在国外建500所孔子学院,向全世界普及孔孟儒学,孔孟儒学升格为“孔孟主义”也是适逢其时了。

  二、孔孟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上)

  孔子开创的儒学,首先是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上古时代以来的“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中辩证法的精髓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这是中国华夏民族先祖自三皇五帝以来的先民,几乎是与生俱来就具有的极为特异的惊人的智慧。

  所谓人类的五千年文明史,其实还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中国从仅有模模糊糊的神话传说的黄帝开始,至今只有4543年;古埃及从留存最早的胡夫金字塔算起,也只有4663年;古希腊从“荷马史诗”(也叫“英雄时代”)口述的历史时代算起,还只有3000余年。问题是,在不到5000年的文明史上,真正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一半。在前一半“初级文明”的两千多年间,我们只能从代代口传的民间说唱“荷马史诗”,从古埃及金字塔留存的实物,从亚述、巴比伦的泥板书和中国殷商的甲骨文、金文、昂贵的缣帛、体积庞大的竹简、木牍中,去寻觅猜度若干历史的片鳞半爪。作为文字记载和文化传播最简捷便当的纸的出现,始于公元前二世纪。在西安东郊灞桥出土的西汉初期(前二世纪)古纸──“灞桥纸”,不仅是我国考古发掘出来的最早的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纸的出现结束了“不大可信”的神话和口头传说的“初级文明”阶段,而进入“有据可查”的“高级文明”阶段。

  在西方,正是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出现了埃及的莎草纸、希腊文译本的“圣经”(又称七十子译本);在中国,这之前出现了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学术著作;孔、孟、老、庄的口述作品,也在这时候由他们的弟子整理成了纸写笔记,或简牍记载的文字,得以保存至今,流芳百世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把公元前二世纪作为一个界定的时间,还有另外的理由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世界各民族几乎都在公元前二世纪,出现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希腊文本《圣经》记述了上帝开天辟地造人的故事: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亚当,又取下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他的妻子夏娃。无独有偶,中国关于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神话,最早见诸文字大体也在这个时候。屈原《楚辞#8226;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直到这时,博闻强识的屈原才对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提出疑问。这说明,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东西方人类的想象力和智慧水平基本相似。他们对于他们最为关切的祖先的起源,演进,竟然那样一无所知,相信了极为幼稚而天真的神话。

  国内外公认的炎黄源流史专家何光岳,出版中华民族源流史数十册,总计达1000多万字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何先生在《炎黄源流史》前言中说:“中国自华胥氏以来,谱系清晰,氏族、部落、民族、方国的产生、发展、形成、演变和分布等情态,也都明显实在,通过大量的岩画、岩文、陶文、甲骨文、金文、衜牍、漆文、帛文、石鼓文以及纸文等记载,尚有丰富的地下文物相印证,在文字与实物的真凭实据下,中国古老的历史要列为世界之首,这是任何国家和民族所难以比拟的。”

  据何光岳先生考证,华胥氏是中国华夏族的最早起源,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人之名即以华胥氏称号而来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最早的记载是皇甫谧《帝王世纪》,孔子编撰的《春秋》、司马迁《史记#8226;五帝本纪》以及《淮南子》、《太平御览》、《书#8226;禹贡》等典籍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华胥氏的后裔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的强大王朝——夏朝,于是,华夏族的称谓由此形成。其中主要的两大支系,即神农氏和轩辕氏,后来发展成炎帝族和黄帝族。他们是华胥氏的嫡裔,分别以姜、姬为姓,再繁衍出数千个氏族、部落。到夏、商、周三代时,形成了数千个方国、氏族,直至现代的56个民族,10000多个姓氏,他们都出于西羌族团的炎帝、黄帝族系,或出于东夷族群的太昊、少昊族系。不论东夷也好,西羌也好,其共同祖先都是华胥氏老祖母。

  皇甫謐《帝王世纪》说:“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盛德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雷泽在什么地方,你们老祖母生的儿子伏牺是何等人物,史家都一一考证清楚。雷泽一说在今山东鄄城和荷泽市北,一说在今甘肃天水市北古成纪县,如今叫秦安县,有成纪水,即雷泽。至于伏牺,《三坟》说:“伏牺氏,燧人之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依我的看法,我们的老祖母是不可能“履雷迹”或“迎风而娠”的,《三坟》既然说伏牺是燧人之子,我们便可以作如此大胆想象:我们的老祖母华胥氏年青时是非常风流漂亮的,她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晚期,也许有一天,她来到名叫雷泽的水滨采集或渔猎,偶尔遇上了以钻木取火著称且体格魁梧的燧人氏,那时的男女野合是家常便饭,于是我们年青的老祖母和燧人氏族的那个男人交合,生下华夏族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男孩、后来做了部落首领的伏牺。

  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关系,像如今泸沽湖的摩梭人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走婚”形态,也许还有某种禁忌:成年的部落女孩,只能接受本部落男人走婚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们的老祖母华胥姑娘,在雷泽的野地里与另一部族的燧人小伙子勾搭成奸,怀孕。回到部落,她当然不敢实话实说,肚子挺了起来,她编造出“履雷迹”、“迎风而娠”的善意而美丽的谎言以此搪塞。她生下非凡的儿子伏牺,继承母亲做了部落首领,有了崇高威望,她善意的谎言说一千次也就成了真理。从伏牺开始的华夏子孙,史家们就有了近乎神话的记载。“燧人氏没,庖牺氏(伏牺)代之,继天而王”,大概从华胥氏的儿子伏牺开始,母系原始部落社会开始解体,逐步进入男权社会了。

  有的史书把炼石补天的女娲,也当成华夏族的老祖母,有一幅很有名的古画,在汉砖上雕刻着伏牺、女娲,皆蛇身人首,且两尾交缠在一起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看着这样近乎滑稽的老祖母老祖父的砖画,我们也许百思不得其解。依形象思维重新解析华胥氏“履雷迹”或“迎风而孕”的故事后,我们突然茅塞顿开。也许我们的人文先祖,长得有点特别,身体颀长,而且攀爬采集野果,像蛇一样极为灵活敏捷,故有蛇身人首的联想。至于像蛇一样两尾交缠,应当是一种原始性崇拜。要知道,那个时候物资匮乏,生活极为艰难,由采集、守猎到农耕过渡,人丁是第一生产力。伏牺和女娲那时能多生成批成打的儿女,部落就能强大,“多子多福”的观念延续至计划生育的现代。

  史书上称“三皇五帝”,历来有五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通常认为三皇是指伏牺、神农、黄帝;五帝则是少昊、顼颛、帝喾、尧、舜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三皇五帝都是在奴隶制社会出现的夏代之前,那还处于原始公社状态下。约在公元前26世纪初至21世纪初,将近500年时间。古代帝王不像今天的总统、女皇、天皇什么的,有很多特权,享受,他们没有。他们是大巫师,要为神尽义务,他们又是天文星相学家,要按照四季天象指导部落民众狩猎、放牧和及时农耕,所以掌握四时五行是最重要的。

  《汉书#8226;五行志》说:“《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刘歆以为伏牺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此说有一定代表性,一般学者都认为是伏牺创八卦,绘《河图》,先有龙龟之纹,后有河图洛书,再有《八卦》及《洪范》。但八卦不仅是受到龙龟纹的启发而作,孔子《易#8226;系辞下传》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法类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见八卦是受大自然规律的启发而作的。说白了,河图、洛书是受龙龟纹启示而发明的两种天文历法工具,分别是《易》、《洪范》的数理图象表达方式,义理表达方式。河图与洛书的关系互为表里,不可偏废。河图言五行相生,洛书言五行相克,皆反映大自然中气候之阴阳变化。古人可不敢“与天斗其乐无穷”,他们依“天”而治,其实质就是依天象历书而治。

  《易》中八卦代表自然界的八种物质现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其中天和地相对,雷和风相对,水和火相对,山和泽相对。自然界中的八种物质都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共同构建互动关系。比如,天和地,如果天在上,地在下,即乾在上坤在下,两卦相重组成一个否卦,“否”就是不通。颠倒过来呢,地在上,天在下——地在上,阴气(地气)下降,天在下,阳气上升,天地交,阴阳合,因此坤在上乾在下,两卦相重组成一个泰卦,这叫天地交泰。反之,天阳上升而地阴下降,不搭界,背道而驰,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八卦中阴阳排列组合,有的是优化组合,有的则不是,易经告诉人们如何反对否,寻求泰,也就是寻求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最终达到治理整合的目的。

  舜之后的夏禹是位了不起的治水英雄,夏禹是伏牺氏的后裔,夏人中流传着他们的祖先夏禹在治水过程中遇着伏牺氏的故事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拾遗记》是这样记载的:“禹凿龙关之山……亦谓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为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度,使量度天地。禹即持执此简,以平定水土。”

  夏朝的《连山易》和殷商朝的《归藏易》,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它的源头是“三坟”:即天皇伏牺《山坟》、人皇神农《气坟》、地皇黄帝《形坟》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孔子很可能无缘结识连山、归藏“二易”,因为那过于久远了,此二易经过商、周之间和春秋时代的战争,基本上失传了。但是孔子有幸读到了周易,他一定为古人的这种智慧感到无比震惊,为古人从生产、生活和与大自然相处中得到的这种朴素的一分为二(阴阳),合二而一(卦象)的辩证法,辨证地看事处事而佩服得五体投地。孔子为周易作传,撰写“十翼”,成为了最早研究解释易经的开山之祖。

  孔子在27岁的青年时期,他曾向鲁国之君郯子求教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郯子是少昊后裔,他对远自黄帝以来直至颛顼,“无法记叙远古的事情,只好记叙较近的事”有独到的见解,孔子从郯子那里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感到当时由于厉、幽之乱和周平王东迁、王室衰微造成大批古代典籍流散,学术文化流落到了四夷方国。他曾向别人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8226;昭公十七年》)后来孔子游学各国,特别重视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收集和整理。周易流传到孔子时代,有《经》而无《传》。孔子经过长期研究,对卦辞、爻辞做出解释,包括《彖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又称《十翼》。

  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我于《易》则彬彬然。”孔子对易学的崇拜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韦编三次断绝,他仍孜孜以求。这足以证明孔子开创的儒学,乃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易经》思想。数千年间研究《易经》者如过江之鲫,而不能穷易理于万一。数千年后八卦中的二进制成为电子电脑运算的源头,更令世人为之惊叹为之百思不得其解,仿佛那是上天的恩赐。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ww.wangzijinci.com/post/276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