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五姓同祠 敦和百年: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五姓祠”举行进火仪式,标志着“五姓祠”重建工作正式完成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受访者供图

重建后的“五姓祠”被赋予了更多时代功能,成为凝聚乡情的重要载体之一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受访者供图

重建后的“五姓祠”保留着当地浓厚的建筑文化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黄培强 摄

祠堂,多有堂号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堂号的作用在于区分不同姓氏的源流,或者同一堂号不同姓氏(分支)。

在丰顺县汤西镇双湖村广湖村民小组,宗祠“敦和堂”是特殊的存在,它打破了该地区“一姓一祠”的宗族界限,比较罕见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敦和堂,又称‘五姓祠’,始建于清末,于2000年重修,2020年11月启动重建,2022年12月重建完成进火仪式海南祭祖宗族祠堂。”今年64岁的卢古文,是该村村民理事会的一员。他说,五姓祠,顾名思义就是由五个姓氏的村民共同建设而成。

一个祠堂,五个姓氏共建共享,在广湖寨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根据史料记载,广湖建寨近300年来,冯、卢、曾、邱、陈五姓村民共同居住于此,从土坯房到小洋楼,世代团结和谐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广湖寨,亦衍生出“来了就是自己人”的包容与开放。

历经百年风雨,今日的“五姓祠”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纪念先人、教育后代、爱国主义教育、敦睦乡情乡谊,传递乡风文明,凝聚群众力量,共建共享文明乡村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包容并蓄

“蟹”形筑建村寨历史近300年

广湖寨,丰顺县汤西镇双湖村一个自然村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从地图上看,广湖寨位于汤西镇东北部,寨界距离镇政府约500米,省道226线和县道119线贯穿寨前,榕江北河上游蜿蜒流经村东面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关于广湖寨的名字由来,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海南祭祖宗族祠堂。镶嵌在广湖寨文体广场一墙体的石碑上,字体已经模糊无法辨认,村中长者也难以准确复述石碑上关于广湖寨的记录。

“广湖名字的由来,据说是根据历史和地域的发展变化,把李广坡(古地名)的‘广’字和湖陂的‘湖’字连在一起,故取名为‘广湖’海南祭祖宗族祠堂。”丰顺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卢胜文,是该村的村民。对于本土文化颇有研究的他,时常会翻阅相关资料,探本溯源。

对于广湖寨名字的由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旧时,广湖寨城墙东、西、南面建有东门、西门、南门,北面为“背头岭”,地势较高,紧邻湖陂村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寨围墙外东、西、南边分别挖有水塘,形似湖,既可发展水产养殖,又可以作为御敌之用,故称“广湖寨”。

“目前寨内还保留着东门,成为寨内出行的重要通道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广湖村村民理事会负责人冯远来表示,几经修复,东门仍保留原有的风貌。

对于广湖寨的史料记载,1995年版《丰顺县志》作如下描述:广湖寨在清代(1738年)丰顺县建置之初,曾经设立广湖乡,统辖19个村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建县之初,丰顺县行政区划以都统图,以图统乡(或社、堡)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全县分7图:丰一图、丰二图、丰三图、附丰三图、蓝九图、蓝十图、万三图,下分38个乡、社、堡。按照地域划分,广湖寨位列广湖乡,属蓝十图(原揭阳县蓝田都十图),统辖19个村。

如此计算,广湖寨的建寨历史近300年海南祭祖宗族祠堂。除了建寨历史悠久,广湖寨的建寨造型也值得考究。

按照“蟹”形筑建,广湖寨寨内共有一街六巷,为“蟹”形身体,在寨西门和下角分别挖有两口井,为“蟹”之目,寨墙的建设让“蟹”形更加立体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寨四周筑有一尺半厚、高一丈半多的沙石灰围墙,城墙中每隔八尺左右开有一用于观察、射击的洞口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寨墙有一半是完整的,但由于寨墙的缺失,‘蟹’形造型并不明显了。”卢胜文介绍,传说在建寨之初,广湖寨曾经作为当时军队集训的军营。

一街六巷的内部建筑筑造,使得寨内居住的村民既保留生活隐私,又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形成团结和谐、包容开放之风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据史料记载,广湖寨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冯、卢、曾、邱、陈五姓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冯姓于清朝从福建宁化县石壁下迁至广东平远县八尺,再迁至丰顺县汤坑腊坑,从腊坑迁居本寨;卢姓于南宋末年从福建省迁至广东大埔三河坝,后迁至丰顺县八乡大竹,明末清初从大竹迁居本寨;曾姓,一支于建寨初从本镇双鹿村迁居本寨,另外一支从江西省迁至丰顺八乡山,于1950年土改时期从八乡山小溪村迁居本寨;邱姓,从汤坑镇邱屋寨迁居本寨;陈姓,从本镇石湖村迁居本寨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卢胜文介绍,数百年来,五姓村民和睦相处,薪火相传。

因时而变

丰顺县早期农会红色革命旧址之一

广湖寨的历史由来,值得考究,广湖寨寨内的“五姓祠”同样值得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事实上,广湖寨并非只有一座宗祠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包括五姓祠在内,全寨现存宗祠七座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分别为冯氏宗祠、益波公祠、元明公祠、卢氏宗祠、敦睦堂、邱氏宗祠。多数建于明末清初。”卢胜文介绍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湖寨村民都是共用祠堂的,不分你我。“冯姓祠堂是建造较早的,占地面积也相对大,经常作为村里各姓氏举办活动的场所之一。”

那么海南祭祖宗族祠堂,村中为何建一座“五姓祠”?

在民国年间,全寨人为了更加团结和睦,经五姓族人共同协商,五姓乡亲共建共享五姓祠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其建设初衷正如其堂号‘敦和堂’相吻合,取敦亲睦邻、和气致祥之意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卢古文说,这一初衷至今未曾改变,“五姓村民共有共享五姓祠,五姓同出同入一个大门,凡寨里有红白喜事,全寨村民不分姓氏,都互相帮助。”

和其他宗祠颇为不同的是,建设好的“五姓祠”,功能并非只有团结族人、纪念先祖的功能,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五姓祠是1925年冬至1926年初丰顺县成立的12个乡农会之一的广湖寨农会旧址,是丰顺县最早期的红色农会革命旧址之一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卢胜文表示,这一段红色历史在丰顺的史料均能找到佐证。

“五四”运动后,广湖寨村民(归侨)冯郁文与丁愿等成立了县学联会海南祭祖宗族祠堂。随后几年,与丁愿、冯连山、黎凤翔等一批骨干,成为丰顺县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为丰顺县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打好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994年版《中共丰顺地方历史》对该段历史如是记载:1925年冬,丁文珂在石印村成立乡一级农民协会;高腾汉在石桥头成立乡一级农民协会;蔡宁在山角、坡尾楼成立乡一级农民协会;黄阿豹在庆阳楼成立乡一级农民协会海南祭祖宗族祠堂。以上5个乡农民协会于次年3月5日得到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正式批准公认。接着又有邱月初在太平楼、冯郁文在广湖、马春荣在上安全、刘大白在坪城、傅传林在河西、陈细名在东里等地成立了7个乡一级的农民协会。此时,全县共有农会会员480人。

时至今日,岁月已经冲刷掉广湖寨的红色印记,但在村民口口相传中,仍保留着一些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丰顺县人民掀起抗日高潮海南祭祖宗族祠堂。中共丰顺中心区委积极安排一批党员教师到学校去,开展抗日文化宣传教育。广湖小学(发硎学校)为其中一个点,共产党员胡冠英带队进驻,开展抗日宣传教育活动。”卢胜文介绍,1949年,为迎接丰顺解放,广湖寨再次成立农会,冯世电为农会会长,卢日料为副会长。

不仅如此,“五姓祠”还曾作为汤西卫生院、广湖寨耕读小学、广湖小学等使用海南祭祖宗族祠堂。1987年,广侨学校建成后,“五姓祠”又重归广湖寨公用。

历史记载,广湖寨素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清代至民国时期,先后在冯氏宗祠后街城墙边建有一间书斋,在南面的元明公祠西边建有一座发硎学校供全寨学童读书海南祭祖宗族祠堂。“现在还能看到墙上留有发硎学校的字体,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在这里上过学。”冯远来说。

1949年后,广湖寨在“五姓祠”内兴办了广湖小学,供全村适龄小孩读书海南祭祖宗族祠堂。1987年,由旅泰华侨冯风岛、冯流议等人捐建广侨学校,从此广湖寨有了1至6年级的完整小学。后因广侨学校并入双湖小学,广侨学校旧址于2020年7月改建为广湖寨文体公园,与“五姓祠”相邻。

2021年5月,广湖寨“五姓祠”被命名为丰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新的“身份”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活化利用

传统宗祠凝心聚力助推乡村振兴

岁末,一场重要的祠堂进火仪式在“五姓祠”举行,标志着“五姓祠”重建工作正式完成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重建后的“五姓祠”古色古香,底蕴殷厚,面貌焕然一新,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二厅一天井,属四点金,坐东向西海南祭祖宗族祠堂。门前的广湖寨文体广场,来自四乡八邻的群众正在休闲娱乐。

“重建后的‘五姓祠’,成为广大村民看书、看报、文体娱乐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双湖村党支部书记、广湖寨“守望相助”志愿服务队队长冯源丰介绍,宗祠的重建,也激发了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早在2020年底,百余年历史的“五姓祠”年久失修成了危楼,村中部分群众便提出要重建“五姓祠”的想法海南祭祖宗族祠堂。消息一发出,乡亲们踊跃筹建,出资出力。

“广湖寨村民小组先后召开五次表决会议,协调会议先后召开10多次,村民各抒己见,商议筹委会、建设方式、筹资方式、建设方案等事宜,每一次会议都顺利通过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冯源丰告诉记者,通过会议表决,村民建议将五姓祠建成老人文化活动中心、亲情联谊聚会、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益场所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因地处汤西交通要道,土地肥沃,商贾繁华,广湖寨成为汤西镇农业、商业发达之地,村民生活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尽管这样,广湖寨良好的乡风文明依然未变,民风更加淳朴,乡风更加文明,成为附近乡镇村民争相迁居的旺地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冯源丰说。

目前,在广湖寨区域内居住的居民达5000多人,广湖寨籍人口1500多人,寨外迁居广湖的居民达3500多人,有近20多个姓氏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外来客,如亲友,多帮助,不欺生,为村邻,群防治,见勇为,不旁观……”作为广湖寨的村规民约,“包容纳客、团结和谐”被放在重要位置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不管是什么姓氏,来了就是一家人,邻里乡亲互帮互助,成了广湖寨村民约定俗成的规矩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随着外来人口的迁入,广湖寨要如何保持和睦共处,敦亲睦邻,包容纳客,互帮互助?广湖寨依托党建工作,结合传统宗祠的活化利用,作了一次新的探索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我们由双湖村委会和广湖寨村民小组成员牵头组成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同时发动村民、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促进邻里和睦、包容纳客、乡风文明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冯源丰说。

按照规划,接下来,该志愿服务队将根据村民意愿,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包括读书活动、群众文体活动、送戏下乡活动、农艺技巧传承、特色小吃展示等志愿服务活动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同时,以重建“五姓祠”为主线,广湖寨在建设美丽家园中,逐步激发内生动力,辅以外力,共建共享文明乡村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过去这路都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都是泥泞路海南祭祖宗族祠堂。”作为广湖寨干道之一,广湖中路道路提升迫在眉睫。按照风俗和广湖寨的建筑结构,广湖中路是婚嫁丧娶的必经之路。

8月份,一份《关于捐款修建广湖中路后段的倡议书》发出,马上得到村民的支持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村里建设才能搞得更好。”村民陈叔表示,自己还要发动亲戚捐款。

村民支持,村民理事会行动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很快,一条长300多米、宽7米的硬底化道路便建设完成,周边的人居环境也相应进行美化,广湖寨有了新貌。

“现在做什么事,大家都是有商量,有行动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冯源丰说,在疫情防控工作和乡村建设中,村民都能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共享文明、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相关

一寨七宗祠

在广湖寨,宗祠承载着迁徙繁衍文化、宗族文化、礼仪文化等,同样承载着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群众生活中一抹永远抹不去的“乡愁”海南祭祖宗族祠堂。目前,全寨现存宗祠七座,分别为:

冯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1987年重修,2018年12月重建进火,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三堂二天井,门联:“凌云世德,大树家风”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益波公祠,始建于清朝,2001年重修,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三堂二天井,门联:“三元世德,万石家风”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元明公祠,始建于明末清初,2018年11月重建进火,占地面积400平方米,门联:“元阳送暖,明德维馨”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卢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1980年重修,2019年1月重建进火,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堂号:范阳堂,门联:“范阳家声远,衍派世泽长”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敦睦堂,曾姓人始建于现代,2016年重建进火,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门联:“东鲁家声远,南丰世泽长”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敦和堂,即五姓祠,始建于清末,于2000年重修,2020年11月启动重建,2022年12月重建进火,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二厅一天井,属四点金,坐东向西海南祭祖宗族祠堂。大门对联:“敦亲睦邻,和气致祥”。

邱氏宗祠,建于民国末,2006年10月重修进火,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堂号:继业堂,门联:“继承先志,业裕后昆”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广湖寨建寨以来主要代表人物

冯郁文(1901—1976年),丰顺县最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26年成立的县农民协会三区(汤坑)农民协会执委,同时成立广湖乡农会,并担任乡农会主席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冯郁文积极参加中共丰顺县部委领导的三次农民武装暴动海南祭祖宗族祠堂。1934年进入低潮后,冯郁文被迫远走泰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郁文又只身回到家乡丰顺县,积极参与筹建县侨联会、华侨中学等,先后被举荐为县华侨联合会负责人、县政协委员、华侨中学副校长等职,并把其所得工资收入全部捐献给县教育事业。

冯昌轩,生卒年不详,游击队员,革命烈士,在八乡山根据地参加游击队,当通讯员,后被国民党杀害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卢陆基,生卒年不详,曾任海南省电视大学校长海南祭祖宗族祠堂。

南方日报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郑坤 卜优芬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ww.wangzijinci.com/post/28914.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百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