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徽剧的徽州土壤(转载):安顺祭祖宗族祠堂

  方利山文之二

  徽剧的徽州土壤

  古徽州之地,自宋代以来,由于是“程朱阙里”,受孔孟儒学、程朱理学的影响特别深刻,千百年来“儒风独茂”,(17)有所谓“理学第一,文章次之”(18)的说法,民风“椎少文,甘恬退”(19),沉潜于理性,清代的“徽州朴学”更是倡质朴求是之风,重理性思维,不尚绮丽华美,似乎浪漫、灵动不足安顺祭祖宗族祠堂。其实,古徽州先民自古以来即能歌能唱能舞,并不缺少艺术细胞。屯溪机场附近的西周墓葬出土文物中“钟形五柱乐器”的陶艺,说明早在两三千年以前,徽州先民就有了对原始曲艺娱乐的追求。东晋晋元帝之四子司马晞,其人爱好歌舞艺术,常“喜为挽歌,自摇大铃,使左右习和之”。他被“徙新安”时,“又燕会,倡伎作新安人歌舞离别之辞,其声甚悲。”(20)这一条史料透露,晋代新安(徽州前身)人就流传其声甚悲的歌舞离别之辞。古徽州处吴楚分源之地,楚地和吴越“重巫鬼”的远古祭祀遗风,对徽州也有影响。由远古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祁门傩、婺源傩等徽州傩舞,是徽州最早的民间歌舞之一。宋代以后,随中原移民而来的中原文化和中原习俗在古徽州流传,祭祀先祖的祭祖之舞,孔庙的祭孔乐舞,甚至少数民族的番乐舞都已在古徽州流传。

  明代随着徽商经济的日渐繁荣,徽州民间文艺进一步发展安顺祭祖宗族祠堂。“戏文曲破”、杂剧传奇广为百姓所喜爱,即使儒学之徒心有所鄙,民间戏剧还是逐渐为士大夫、文人所尚。徽州民间戏剧的繁盛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民间戏剧活动红火 宋以来的徽州宗族社会,聚族而居,每村有祠有社,严宗法,重祖祭安顺祭祖宗族祠堂。徽属各邑在祖祭中,祠堂普遍搭台演戏敬祖娱神;而结社赛会也常搬演社戏酬神;除平常民间活动常演戏敬鬼娱神之外,一些富裕之家还常有堂会之类家庭演剧活动。徽州民间一年中演戏名目繁多,春秋二祭的社戏,行保安会、双忠会、接观音会之类会社的酬神戏,麻痘戏(为祈求全村儿童麻痘平安顺利而敬神之戏),甚至还有“赌博抽头戏”(借演戏聚赌抽头)。还有不少的宗族为禁山护林护竹,还订有罚戏规条。如“稠墅汪宅园,梅桃暨牡丹芍药甚盛,门启不扃 ,花时不拒客,但戒攀折,犯者必罚演剧”。(21)黄山学院徽州文化资料中心就收藏了不少这样的徽州文书(见附三)。至于一些“家计稍裕”之家,祝寿、婚庆、竖屋、安坟也常举行“唱灯棚”之类演戏活动。

  在徽州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演戏活动,如前所述,一次是明嘉、万间汪道昆以徽州主人身份接待来徽州竞艺的著名戏剧家王世贞等三吴两浙的百余文士,这其中就有以“歌吹”演剧见长的高手,而在这场“角技”中,徽州本地与之竞技者,也多有不凡表现,使他们“大称赏而去”安顺祭祖宗族祠堂。还有就是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徽州府城的迎春赛会,这次规模盛大的民间戏剧大会,在府城东郊三十六座戏台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戏班和四十八个马戏班竞相登台演剧献艺,三天三夜的对台戏,让百姓过足了戏瘾,好戏连台,让百姓不知看哪个台口为好。这次迎春赛会,参与的人多,徽州民间戏剧演艺发展到一个新水平。著名戏剧家潘之恒评曰:“从来迎春之盛,海内无匹 ,即新安亦仅见也!”

  徽州民间戏剧活动的日趋红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徽州目连戏”的滥觞安顺祭祖宗族祠堂。明万历间徽州祁门戏剧作家郑之珍创造性地编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在哄传国中的老版佛教说唱戏文《目连戏》基础上,进行了重要的内容和艺术上的创作,当儒学之士“援佛入儒”的时候,郑之珍却依托徽州“儒风独茂”的背景,“援儒入佛”,在目连故事中,增加了目连辞谢朝廷征召,“移孝作忠”,目连未婚妻曹赛英矢志守节最终出家之类情节,突出宣扬儒家的忠孝节义观念,把家庭宗法融入“出家”的佛理,适时顺应了“程朱阙里”各阶层思想教化的需要,因此,剧本一出,即风靡徽州,远播各省,“好事者不惮千里求其稿,赡写不给”。这部“伟大的宗教剧”(郑振铎语),把儒家忠孝节义观念,佛家因果报应思想融于一炉,用富有特色的唱念做打艺术,连台本剧传奇戏的形式(百姓喜闻乐见),并以整个山乡环境为舞台,乡民观众既是艺术受众,又是参与者,剧在人中,人在剧中。所以在明以后的徽州乡村,中元节盂蓝盆会,大年春秋二祭等等重要乡村集会,差不多都搬演郑氏新编《目连戏》,“打目连”动辙五天七天日夜不停,有人统计,全盛时期,徽州较有影响的目连戏班就有二十多个。“目连娘自讨苦”也成了徽州百姓常挂嘴边的口头禅。

  徽州目连戏在广泛流传过程中,与徽地流行的各种戏曲艺术相互影响和相互启发借鉴,其声腔“高腔”、“金钩腔”(或称“和尚腔”、“道士腔”),其特殊的唱念做打功夫,成为徽剧声腔和表演艺术的基础之一,对徽剧的形成和成熟都有直接的影响安顺祭祖宗族祠堂

  民间戏班遍及山村 徽州社会各阶层,上到士大夫、徽商巨贾,下到贫寒百姓,都对戏曲活动执著爱好,加上明清以来徽商经济的繁盛,徽州之域相对安定平和,本地和外地的戏曲艺人纷纷在这片山水美丽的土地上竞技献艺,于是大量民间戏班如雨后春笋般在徽州涌现安顺祭祖宗族祠堂。明代大徽商歙县岩寺吴越石组织的家庭戏班在当时最为出名。据史料记载,吴家戏班至少有女演员十三名,且一律由主人拟定艺名,著名戏曲家潘之恒对她们各自的演唱技艺都有详细精到的评论。(22)据说这个戏班在搬演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的时候,不仅能演得“飘飘忽忽,以凄怆于声调之外,一字无遗,无微不极,”、“珠喉婉转如串,美度绰约如仙”,而且“先以名士训其义,继以词士合其词,复以通士标其式”,有“名士”、“词士”、“通史”这些有专业水平的二度创作骨干,有演唱水平相当高的“江儒”“昌儒”这样的名角。(23)大徽商歙县溪南吴天行资产百万,家里也有专门戏班,“姬百人,半为家乐”,扬州名伎“琐琐娘,艳姝也,妙音声”,吴天行也想尽办法把她囊入家班之中。(24)著名戏曲家汪道昆亦有家班,还为戚继光“召小女郎歌舞侑觞” 。(25)到了清代,随着徽剧的繁盛和成熟,徽州民间演艺活动更为红火,各种戏班遍及山村。歙县雄村曹氏官宦世家,儒官商一体,家大业大,乾隆五十二年曹文埴就组建了华廉科班,其家班演出阵营强大,服装行头整齐,剧目丰富精彩,被称为“相府家班”,而且在乾隆八十寿之时,率先进京演出徽剧,让皇宫上下对徽剧大为赞赏,竟使皇后撤帘而赞,促成了稍后“四大徽班”进京的历史盛事。据陈长文先生的研究,在扬州徽商蓄养的四大徽班进京促成徽剧繁盛,并促成京剧诞生的同时,徽州本土的徽班也达到了兴隆高潮,不仅有“庆升(由华廉科班演进而来)、彩庆、同庆、阳春”声名远播的“京外四大徽班”,有“新彩庆、新阳春、柯长春、凤舞台”名角汇聚的“新京外四大徽班”,还有数不清的各种民间戏班活跃在徽州山村,自清乾隆间到民国初年,徽州一府六县仅徽戏班就有六十多个,组班形式有正规班、半正规班、鬼火班,戏班种类除徽戏班之外,还有劝善班、睦剧三脚班、傀儡班、绍兴戏班、黄梅戏班等等,一个绩溪伏岭村,仅表演舞佪和徽剧的戏班就有三个。

  民间戏台遍布城乡 搭台唱戏,搭台才能唱戏安顺祭祖宗族祠堂。徽州民间随着戏曲活动的频繁,各种各样的戏台也就应运而生。在徽州民间,为戏班演出临时搭建的戏台叫“草台”,有一个高台面,能遮阳避雨进行演出就行,演完即拆;也有的草台悬灯结彩,藻饰堂皇富丽,称之为“花台”。还有的村庄,像歙县唐里、韶坑等地,专门在村中公共场所选址仿厅堂屋样子,砌做一个用于演戏、开会的台子,又叫“呆台”,这种台要比草台说究一些。更多的是普遍在宗族大祠堂中,和寝殿相向,在修造大祠堂的同时,建造精美的戏台,或称“万年台”,这种戏台和大祠堂连成一片,成为祠堂的一部分,专为宗族祠堂祭祖时演戏酬神娱人之用。祁门县西乡新安一带至今仍保存着十几个祠堂戏台,这个戏台群,根据祠堂结构,各个戏台大小建构形式各异,但都精雕细刻,有的还施以彩绘,其戏台藻井美伦美奂。这些戏台,保存着许多徽剧演出的历史遗迹,不仅是徽派建筑精品,也是明清时期徽州民间戏剧活动繁盛的一个历史见证,它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徽州文化的珍贵记忆。

  徽商对徽戏的特别贡献 民间戏曲之类文化娱乐活动,和当地经济状况息息相连安顺祭祖宗族祠堂。明清时期的徽商,藏镪百万,贾而好儒,或喜好戏剧,或商业攻关需要,或为宗族家庭祭祖和娱亲的需要,或附庸风雅,他们大都竞相在徽州戏曲的繁盛上化大把的银子。前述吴越石、汪道昆、曹文埴、吴天行等家庭徽戏班,在当时影响都很大,特别是许多旅扬徽商,家中蓄养戏班排演徽剧比较普遍。扬州盐业总商江春为扩大盐业信誉,广招朋友,率先组建了“德音班(又称内江班)”,演昆剧,广揽名角。后又组建了“春台班”,主唱徽戏,两个戏班在扬州显耀一时,演出的剧目近千种,年耗资达三万两,而且每“演剧一出(新戏),赠以千金”。在徽商大力营构“徽班”、徽戏在扬州兴盛的基础上,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盐务大臣征集徽剧“三庆班”入京为乾隆贺寿,此后“四喜”、“春台”、“和春”以及“启秀”、“霓翠”等徽班也相继进京演出。由于徽商对徽班徽剧艺术的倾情打造,“三庆的轴子(大轴戏,连台本戏)”、“四喜的曲子(清歌妙舞的昆曲)”、“和春的把子(武打精当)”、“春台的孩子(童伶俊秀)”名噪京师,很快徽剧就成为北京剧坛的主流,“戏庄演戏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徽班为主。”(26)京城民间俗谚:“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27)正是由于徽班进京,高郎亭、程长庚等一大批徽剧著名艺术家发扬徽剧最能与时俱进、广博吸纳、推陈出新的特点,在艺术实践中学习吸收京城各优秀剧种的长处,实现了“徽汉合流”、皮(西皮)簧(二簧)结合,逐渐由徽剧演变成了京剧。

  喜好徽戏的民间风尚 徽州山多田少人众,相对封闭,陆路交通不便,历代大移民的历史背景,又使得徽州人对包括戏剧艺术在内的文化历来都心存仰慕之心,本土经济基础的薄弱和民间百姓对文艺活动的渴求,都推动了徽州百姓喜好徽戏民间习俗的形成安顺祭祖宗族祠堂。在徽州民间民谚有云:“锣鼓响,脚板痒”,“三阳打罗汉,四面八方都来看,武阳搭花台,四面八方都赶来”,百姓一听说什么地方搭台演戏,开台锣鼓一响,脚板就痒了,坐不住了,不管路有多远多难走,从四面八方都要赶来观看,一个“痒”字,道出了百姓对徽戏的渴求,一个“痒”字,传神地揭示出了徽剧在徽州孕育、形成、兴盛的深厚文化土壤。明万历年间休宁吴子玉曾赞叹:“吾族喜搬演戏文,不免时届举赢,诚为糜费。”(28)有的山村,每逢节庆搭台演戏,就比什么时候都热闹,“莫不扶老携幼,倾家乘兴往观,整夜不眠而乐此不疲。”(见附四)笔者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小学五年级时,曾遇上徽州徽剧团来歙南乡村献演,我和几个小伙伴随邻近各乡村民赶了十里山路,起到演出地点时,只见戏台前后左右,甚至附近山坡、屋顶上、树上,都挤挤压压站满了人,好不容易挤到台前,掀起台帘一角,只见到一个演出亮相的造型,就被挤到了旁边。但就是这一个造型,让我印象深刻几十年。明代歙县县太爷傅岩曾感叹:“徽俗最喜搭台观戏!”(29)搭台观戏成为徽州突出的民间习俗之一,正是这种流传徽州民间千百年的习俗,成了徽剧产生和兴盛的最肥厚文化土壤,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于戏曲活动历来为徽州百姓所喜好,徽州自明代以来民间传抄的各类徽剧徽戏剧目、曲谱的手抄本以及民间刻印的剧本都非常丰富安顺祭祖宗族祠堂。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资料中心近年就从徽州乡村陆续收集到各类徽剧徽戏手抄剧本以及曲谱、演出脚本等十四种。笔者小时候就在自家阁楼的旧竹箱子里翻出过几本族祖手抄的圈点本折子戏剧本。

  综上所述,在中国戏剧史上影响深远的徽剧根于徽州,它以“徽”名剧,不仅是因为徽剧的产生和成熟,主要以徽池雅调声腔的演进、代表性徽州剧作家、代表性徽剧剧目创作、代表性徽州徽剧演艺名角为标志,而且是因为徽剧的艺术之大树,牢牢植根于徽州肥厚的文化土壤,有徽州的广泛群众基础,徽剧是构成徽州文化生态的一个靓丽文化物种,这是无庸置疑的安顺祭祖宗族祠堂

  在徽州文化的沃土上生成的徽剧,两百多年前,由徽商培育的四大徽班进京,促成了中国京剧的诞生;两百多年后,京剧四十位著名表演艺术家来徽州,揭开了“京剧寻根之旅”的序幕安顺祭祖宗族祠堂。正如叶少兰先生所说:我们不仅是寻京剧、徽剧之根,也是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寻中华之文脉,其意义非同寻常。徽剧作为徽州地域文化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搞清其来龙去脉,还归其历史本真,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它的历史发展脉络,发掘徽剧这一艺术富矿,为中国京剧事业的发展,弘扬国粹,提供有益的营养。学术的探讨和艺术的承传同样重要。

  注释:

  (1)、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1981年9月第一版

  (2)、新安毕氏会通世谱十七卷[M]?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又见歙县巨川毕氏宗谱[M]?歙县档案馆藏本

  (3)、陈长文?徽剧的起源、发展及艺术特点?骆驼集续集?2006年5月第一版91-95

  (4)、夏征农.辞海[Z].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5)、新戏曲[J](创刊号)?1950年3月

  (6)、王骥德?曲律[M]?明万历三十八年?转引自徽剧资料汇编

  (7)、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明万历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间?转引自中国徽班?74

  (8)、(22)、(23)、潘之恒?十三女伶诗题识?鸾啸小品[M](卷二)

  (9)、潘之恒?亘史[M] ?济南:齐鲁书社, 1997年5月第一版

  (10)、(13)吕天成?曲品[M] ?明万历三十年刻本

  (11)、歙县志[Z]?北京:中华书局安顺祭祖宗族祠堂,1995年第一版.590

  (12)、许承尧?歙事闲谭[M]卷十二?合肥:黄山书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2001年5月第一版413

  (14)、李斗?扬州画鲂录[M](卷五)?北京:中华书局安顺祭祖宗族祠堂,2007年9 月第一版

  (15)、徽州地区戏剧志资料集[M].

  (16)、陈长文?徽剧?天上徽州[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2006年10月第一版290

  (17)、绩溪县志续编(卷[Z]三)?硕行?清康熙刊本

  (18)、(24)、(25)许承尧?歙事闲谭[M]〈第六册〉(卷二十五)(卷六)?合肥:黄山书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2001年5月第一版413

  (19)、歙志[Z] ?序五?明万历刊本

  (20)、(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注八)?又见晋书?五行志

  (21)、程读山?雨窗绝句注?歙事闲谭[M](卷二十一)?合肥:黄山书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1982年10月第一版

  (26)、蕊珠旧史?梦华琐簿[M] ? 北平:邃雅斋书店安顺祭祖宗族祠堂,民国23年刊本

  (27)、杨米人?都门竹枝词[M] ?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1982年10月第一版

  (28)、吴子玉?休宁茗州吴氏家记[M](卷47)?明万历十九年抄本

  (29)、傅岩?歙纪[M](卷八).?纪条示?合肥:黄山书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2007年7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①歙县文化局?歙县民间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2006年9月第一版

  ②陈长文?骆驼集(续集)[M]?皖内.2006年6月第一版

  ③方有正?古歙谭概[M]?北京:群言出版社安顺祭祖宗族祠堂,2005年8月第一版

  ④徽州地区戏曲资料集[M]

  ⑤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

  附:绩溪伏岭徽剧传承

  安徽省民间艺术之乡绩溪县伏岭镇是徽剧发源地安顺祭祖宗族祠堂。伏岭村3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能唱徽剧,年长者80多岁、最小的只有4岁。在田间地头,村民劳作时,常口中念念有词,一句道白,京徽剧味特浓。为传承徽剧, ; T% p9 a2

  自明朝中叶以来,伏岭邵姓家族上、中、下三门合作创新徽剧曲目,三门竞演徽剧,欢度春节,一直延续至今安顺祭祖宗族祠堂。有记载,从道光10年(1830年)至今历时177年,共演出720多场(次)观众达400多万人(次),时间之长、场次之多、观众之广为全国罕见。 * I3 }( V/ y/ _7 L- S1 c }

  伏岭徽剧班经数百年传承,戏衣已积累十几大箱,盔头有数百个,徽戏道具一应俱全,至今还保存完整,其中现存徽剧服装最早为光绪二年,清宣统年间有一百多件,其他皆为民国初年购置安顺祭祖宗族祠堂。舞台场面不断更新和戏衣道具的完善,增加了徽剧的观赏性。1983年10月,全国十八省市徽调、皮黄学术研讨会在绩溪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专程来伏岭考察,对伏岭现存大量清朝、民国时期的徽剧戏衣、道具、剧本、曲本大为赞赏,村中老艺人表演的《八阵图》、《二进宫》、《龙虎斗》、《水淹七军》等徽剧传统剧目令与会专家学者们拍案叫绝。他们认为,这些剧目不仅原汁原味,且几乎包括了徽剧的全部曲牌和鼓点。伏岭业余剧团因此获文化部嘉奖,并赠“老树奇花”锦旗一面。会议期间,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李长春自称“回娘家”,后亲率上海京剧团协同安徽徽剧团、浙江金华婺剧团来绩溪县连续演出17天,盛况空前。伏岭镇徽剧表演,不仅是伏岭民间节日传统表演项目和参加该县各种大型庆祝活动的艺术表演,而且在不同时期都紧紧围绕时代的旋律,为当地文明乡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着积极作用。2010年5月央视来伏岭采风,录制了徽剧排练实况,并在8月13日播出。为传承徽剧,伏岭镇中心小学建立了伏岭徽剧研习社,邵光友、邵名钦等民间老艺人现场“传帮带”。开办“徽剧童子班”,首批40名小学生学员每星期三下午、星期日全天和假期学艺。 “童子班”自开办以来,学员除了练习基本功外,还排演了《龙虎斗》、《水淹七军》、《失空斩》等传统剧目。 (程渡生 张敬波等)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ww.wangzijinci.com/post/29032.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