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晋祠

苦难童年 (一) 作者:李思童: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

网上祭奠平台祭祀网祭英烈网上祈福祭扫公众号app平台推荐

57e34bde4cdc515eb199071d5f4cb5fd_20221209164906167057574653266.png

一、关注公众号 : jisijidian

二、点击公众号下方链接,进入页面——点击 “建馆”;

三、上传对应照片简介

四、点击祈福,选择祭品

五、邀请亲友共同追思,点击“祭拜着”,点击“+”,分享链接给自己的亲友。



  人生都有童年,本人亦不例外,我的童年是悲惨的,痛苦的,悲哀的,因为是在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度过的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回忆童年,追思往昔,回想那个远离了的苦难年代,抚今追昔,今昔对比,更激发了我对旧社会的仇恨,对新社会的热爱。

  我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连天的硝烟和枪炮声中度过的,是在入寇者的残酷杀戮中和国民党的疯狂掠夺中度过的,每当想起那个动荡的年代,我的心情就久久无法平静!几经斟酌,我决定回忆片段,书写成篇,把业已远离了的那段历史书写出来,与生活在蜜糖般美境中的年轻朋友们来共同分享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我真名叫李思童,1935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东郊一个叫东港沟村的李姓家族家中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东港沟村是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庄,主要有李、宋两个家族,村东为李姓,村西为宋姓,村中间为谢姓和王姓,另外还有一户张姓(回民)和孙姓。那时候,全村不足百户,人口不过二百,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家家都很贫穷。村庄离济南市区不过20公里,向北不足5公里,就是胶济铁路,过了铁路就是黄河;站在村头或者不远处的东山坡上,即能清楚的看到胶济铁路上来回奔驶的火车;向南不出2公里,就是群山壁立、峰峦叠嶂的沂蒙山区,东港沟村是往来于山里山外的必由之路,也是八路军和日寇及国民党拉锯争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左为李思童,右为韩淑岭(1951年初夏摄于山东省淄川县)

  冒火花的鹅卵石

  在东港沟村的西、北两面,离村庄不足500米远,有一条由沂蒙山区蜿蜒而来的小河流,每当夏季到来,山洪暴发,滚滚洪流便倾泻而下,犹如万马奔腾,似脱缰的野马,奔腾呼啸而过,直向下游不远处的小清河奔涌而去,然后向东归入大海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洪流过后,河水逐渐趋于平静,也渐渐由洪变清,河水清澈见底,变得温顺而可爱,每当此时,便是年轻后生们玩水嬉戏的好时机,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服,男孩子们在清澈的河水中游泳洗澡,十分惬意。有几次不知为什么,河床的鹅卵石上竟“呲呲”的冒出了火花,起初孩子们都感到迷茫,但很快便反应过来,这是离此不远处的左家洼村东侧高坡上,有敌人在向这里开枪啊。他们是在对人射击,人未射中,子弹飞碰在鹅卵石上,因此才有冒火的现象发生。为避免遭受伤害,我们只好迅速躲进山梁之后,蜿蜒攀爬,躲开敌人的枪弹,迂回返回到家中,才避免了灾祸的发生。

  先是鬼子和汉奸,后来是国民党匪兵,只要他们发现村外有人,就不问青红皂白,开枪射击,有多次子弹就从我的头顶或身边嗖嗖飞过,这时只有尽快躲避而已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不管白天或者夜晚,北边枪声不断,巴勾巴勾,在山中激起回声,这声音传的很远很远,我们都早已习以为常了,并不感到特别的惊慌。

  记得有一天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大概是1947年的初夏时节吧,我正在村西头姑母家中玩耍,忽听有人说:“不好了,刮民党兵来了!”

  我人小胆大,赶忙跑到村头一看,果然看见在村西头石河对岸的高坡上,大约有一个连的国民党匪兵,排开长长的队伍,一个头领在村外用望远镜朝村中张望,一见有人露面,就认为是八路,他们迅速散开队形,就地卧倒,不住的朝村中开起枪来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随后,又向村里连发数发掷弹筒炮弹,炮弹在村中猛烈的爆炸,震耳欲聋,叫人胆颤心惊。他们毫无目标的一共发射了六发炮弹,庆幸的是六发炮弹都未命中目标,也未伤及任何人。见村中毫无反映,这些个国民党匪兵闹腾了一阵过后,始终没敢踏进村中一步,只见他们集合好队伍,绕道村北一条官道,一直朝东边马头山村方向胆战心惊的搜索走去。

  当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站在村东头举目朝远方的高山望去,只见这些个国民党匪兵,在远方一座山头上不停地走动着,看他们异常忙碌的样子,就断定他们因为怕中八路军的埋伏,不敢进村驻扎,只好在山顶修筑工事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后来我才知道,这是1947年初夏,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的一部,他们是在向孟良崮解放区发动进攻。一个星期过后,就有部分国民党伤兵陆续从前方逃了回来,这时的他们可就狼狈极了,早已没有了先前朝村中开枪开炮时的那种神气劲儿,这为数不多的伤兵,有的用纱布裹头,有的用纱布吊着手臂,哼哼歪歪,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准备借道东港沟村返回济南老巢。

  一天,有三个伤兵步履蹒跚的经过东港沟村,由于打了败仗,好不容易才逃出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又几天几夜没吃好没喝好,他们的身体都已十分虚弱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他们壮着胆子,扣开了李安乐大爷家的大门,对老人哀求道:“老头,不,老大爷!请你老行行好,给俺点水喝吧!”

  李安乐大爷生于光绪元年,当时已有72岁高龄,但老人体格健壮,精神矍铄,思想开朗豁达,由于八路军县大队时常在他家居住,他对国民党和八路军谁好谁坏,早已心中有数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什么样的阵势没有见过?一看面前这三个匪兵这幅熊样,就知道他们准是打了败仗,完全没有了原先进山时的那副气势汹汹的模样了,他止不住心中暗自高兴!

  李安乐大爷当时用平和的语气问三个国民党匪兵:“你们渴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一个国民党匪兵有气无力的回答:“渴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们已经三天三夜滴水未进了!”

  李安乐大爷说:“嗷!你们当兵打仗,也确实不容易!水,我家有;饭,我家也有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不过我来问你们,你们是想喝‘长’水呢,还是想喝‘圆’水呢?”

  三个匪兵被李大爷的话给搞得莫名其妙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问道:“怎么,你家的水怎么还会有长圆之分啊?不知何为‘长’水,又何为‘圆’水呢?”

  李大爷回答:“这你们还不明白?长水,就是河水;圆水,就是井水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你们可随便去喝,管保你们能喝够!”说完走进大门,“咣当”一声把大门关死,让三个国民党兵吃了个闭门羹!

  三个国民党匪兵碰了一鼻子灰,无奈之下,只好一瘸一拐的灰溜溜的走出了村子,互相搀扶着向济南方向而去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李安乐大爷何来这么高的觉悟?原来,八路军独立营曾数次在村中驻扎,还把卫生室安在他家,他的孙子李德兴还加入了地下组织,他知道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八路军战士教会了许多他从未懂得的新道理,耳濡目染,因而有此觉悟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家庭de变迁

  关于东港沟村的起源,我小时候是听老人们这样说的:明朝时期,有李虎、李豹弟兄两个,他们一人一条扁担,挑着全部家当,手牵尚不懂事的儿女们,一路乞讨,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来到了东港沟村这个地方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那时这里人烟稀少,许多山地尚未开发,他们定居下来以后,挥锄耕耘,开荒种地,繁衍生息,才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几百年下来,到解放前夕,他们的后代已经繁衍至20多户,100多人。

  在村东约二里处,有一座石头山,山上怪石嶙峋,土地贫瘠,杂草丛生,不长树木,不知是哪位先祖,开荒凿石,垒堰造田,硬是一镐镐的开出来三亩荒地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这三亩荒地,最后就落在了我们这一支的名下。记得在解放以前,我与父母时常到这块地里,挥镐锄地,栽种禾苗,成为赖以养家糊口的粮食来源。到底是土地过于贫瘠,种下的种子收成并不理想。

  1950年十月,为响应党中央保家卫国的号召,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便离开了东港沟村;1954年,国家大量招收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我的父亲李安春因为从小在济南市学习钳工,有一手精湛的钳工手艺,因而便成为优先被招收的对象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从此,父亲也成为国有企业的一名工人。

  父亲成为国家正式职工以后,先是参加了吉林钢铁厂的建设,接着又参加了北满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大型机械厂的建设;工厂建成后,之后又参加了河北省承德市滦河钢铁厂的建设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随着单位的迁移,最后落户在了太原市,并参加了太原钢铁厂的建设。

  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的父亲李安春

  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的母亲田丽华

  老人一生生性耿直,老实巴交,从不搞歪门邪道,只知埋头干活,挣钱养家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老人有一手不错的钳工手艺,解放前我经常看到他仅凭一个炉灶,一把榔头,一只烙铁,一把铁皮剪刀,一副挑担,游走于四乡八村,去为乡亲们焊补铁桶,修补茶壶等家用器具。

  老人生于军阀混战时期的1908年,读过几年私塾,并无多少文化,为了养家糊口,解放前经常到处去做零工,挣点小钱,贴补家用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自从参加工作以后,从此端起了铁饭碗,他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从此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老人1978年与世长辞,去世时才刚满70岁。

  1957年,为了一家人能团聚生活,母亲携几个弟妹离开老家东港沟村,赶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与独自在外的父亲团聚一起,从此父亲不再孤单,全家人也从此结束了农村生活,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城市人的生活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1957年春节,我是在富拉尔基与父母亲共同欢度的,我当时正在国营红星农场集训学校学习,两处相距不远,自然不能不前往富拉尔基去探望家人,共度春节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期间还有一段小插曲,不得不提及。

  当时,我按着父亲信上所写的地址,下车伊始,就迫不及待的到处打听、多方寻找,从下午一直找到天黑,始终无法找到当时父母的居住地址,这时夜幕已经降临,无奈之中只好暂找旅馆歇息一宿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第二天一早,我又开始寻找,向当地人打听了半天,结果全都令人失望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最后我向一位三轮车夫打听,他思索再三,最后才告诉我说:“富拉尔基确实没有这个地方,不过信上既然写了,也不可能没有!”想了半天,他突然一拍脑门说道:“我想起来了!”

  说到这里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他用手指着不远处一个大型拱形建筑对我说道:“你看到前面那处圆形大房子没有?我估计你要找的地方就在那里!”

  我按照他的吩咐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迅速走到那处圆房子近前,刚要敲门问话,没想到此时房门一开,一位中年妇人正出来倒污水,我打眼望去,这位夫人她不是别人,正是我昼思夜盼、苦苦寻找的母亲啊!

  我迅速走上前去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喊了一声“妈”,母亲呆呆的望着我,反问一声道:“同志,你找谁?”

  我说:“妈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是你儿子啊,难道你不认识我了?”

  母亲这才回过神来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噙着眼泪说道:“你咋穿上便衣了呢?我还以为是外面的人呢!”

  我说:“现在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朝鲜战争已经结束,我们部队也都转入地方搞经济建设了,所以,这才向部队首长请了假,来看望您老人家!”

  说着,母亲带领我走进屋内,陌生的弟弟妹妹,也赶忙走向前来迎接,父亲此时正在上班,当时未在屋内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又使我回想起1954年夏末,我回当时的东港沟村老家探亲的那一幕。那时的我身穿黄军装,腰间还挎着驳壳枪,当我走进家门,开口喊了一声“妈”时,母亲也是愣愣反问我:“同志,你找谁?”我说:“妈,我是你儿子呀!”没想到才三年多的时间,当时母子不相识的那一幕,又在眼前重新上演了!

  待稍稍安顿下来过后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对母亲说:“你们住的这个地方,可实在太难找了,我找了整整一下午,也没有找到,要不是好心的三轮车夫,还不知道要找到猴年马月呢!”

  母亲说:“这也难怪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这个住处,本就不是什么房子,过去是日本人修的一个盛飞机的机库,现在要开工厂,来的工人多,无处居住,只好把飞机库临时改造成为房屋来居住,所以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过了一会,母亲又说:“飞机库大着呢,用木板隔起来,里面住了四、五家人呢!”

  一家人的欢乐是愉快的,也是短暂的,过完春节,我就告别父母兄妹,返回农场学校去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这个学校,是专为我们部队开办的,全师共挑选出了200余人参加这个培训学校学习。

  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的父亲母亲

  先说我的父亲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父亲共姐弟三人,父亲行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名字叫李安固。父亲的生父叫李效俭,在爷爷辈的四个兄弟中排行老二。大爷爷名李效勤,娶孙村镇的杜姓女子为妻,夫妻二人一生没有生养,所以就过继我的父亲为继子。父亲的生母,也就是我的亲祖母,在我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过早的去世了,所以奶奶长得什么样,我压根就不知道。至于我的三爷和四爷,也在我尚未记事的时候先后夭亡,我未识其面,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

  听父亲介绍,他生于1908年,小时在村中读过几年私塾,18岁起,就在济南市的一家私人铁匠铺学习钳工,学徒期间,经常遭受师父虐待,吃的是剩汤剩饭,干的是刷锅洗碗、打扫卫生的苦差事,经常被委派给师傅照看小孩,为了学技术,老实忠厚的父亲也不甘寄人篱下,他常常把小孩捏哭或掐哭,然后抽出空隙,去偷技学艺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那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学子学徒,三年才能满徒,否则不予出师。

  三年徒满后,父亲终于走上了社会,为了糊口,他只身奔走于山东各地,打零工赚钱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就在他二十五岁那一年,算来应该是1933年左右,经长辈们包办,与邻近的东顿邱村田姓女子结为夫妻,这女子便是我的母亲,当时母亲只有22岁。我的姥爷名叫田明志,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听他自己介绍,他年轻时曾给地主家扛活多年,后来与我的姥娘结为夫妻,生有一女一子,女儿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生于1912年,比父亲小四岁,取名田丽云;她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父,名田立春,除务农外,还学会了木工手艺,在农闲的时候,也外出做零工挣点零花钱。1957年,舅父曾经参加过德州发电厂的建设工作。

  由于母亲生在民国二年,这时封建帝制虽然已经垮台,妇女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解放,所以她的脚是缠过又放的,虽不及我的祖母的脚缠的那样小巧,却也造成她的脚趾的无法舒展,这种肉体上的痛苦曾经伴随了她的一生,期间肉体上的痛苦,只有母亲自己知道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都说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作人,这话一点都不假!

  母亲的为人,既正派又耿直,她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头脑却异常的聪明灵活,对子女要求严格,虽然并无明确的目标,但要求他们诚实守信,不要做对不起人的亏心事,坦坦荡荡,不坑人,不害人,无论何时,都要恪守住做人的原则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母亲没有文化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也很简单甚至粗暴,她唯一恪守的规矩就是:“玉不琢,不成器;子不打,不成才!”其实这不完全是她的过错,几千年以来的封建教育,都是这样说这样做的,如此大的过错,干嘛就应该由她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妇女来承担呢?

  母亲对儿女的爱护,可以用的上“护犊子”这句成语来形容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谁要是欺负了她的子女,她不问谁对谁错,首先关心的是她的子女吃亏了没有?要是她的子女吃了别人的亏,对不起,她非找那个施暴者去算账不可!她找人算账的唯一方法,就是指着那人的鼻子,破口大骂,从头骂到脚,从眼前骂到祖宗,非骂到那人闻声退缩,闻而生畏,赔礼道歉不可!我虽不赞成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她从小养成的这种习惯也是无可奈何。但是,母亲并非不说理的人,她就曾经说过:“人心都是肉长的,人是敬出来的,不是压出来的,我不欺负你,你也别欺负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其实就是人人平等的另一种诠释罢咧。

  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的两位老师

  东港沟村虽然不大,但自古就崇尚文化,崇尚孔孟之道,村里的人遵循一个不成文的老规矩,就是儿童年满八周岁后,必须进入学堂,开始学习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初次进入学堂开始学习时,大概是1942、43年的事情。

  记得开学的那一天,长辈们在一间预备作为教室的房间内,在北墙上贴上了孔圣人的牌位,上写“孔圣人之位”几个大字,还举办了一场不大的庆祝宴会,几位年长的男人陪着老师吃喝,无非就是几道平常菜肴、几个馒头而已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大人们未吃完的饭菜,最后才由准备入学的孩童们来“打扫”,这最后打扫饭菜的行动,被大人们称作是“打破箩”,记得我也参加了这场打破箩的吃剩饭剩菜行动,这是我当时有生以来吃的最美最香的一顿饭食!

  第一位老师是庄科村一个名叫贾林中字雨亭的人,贾老师当时还不满三十岁,据说曾经在县城高中学习过,是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型老师,他经常穿一件蓝色长袍大褂,千层底的布鞋,教授学生很是认真严肃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当时学习用的教材,是古今结合型的,课桌上公开摆放的是语文、算术、修身等洋教材,而实际学的是孔子、孟子、四书、五经,还有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和朱子家训等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至于为什么如此准备,后来才知道,这是为应付当时的复杂局势才不得不如此的。因为东港沟村地处沂蒙山北麓边缘,离胶济铁路也很近,村北不到三里路远,就是孙村镇所在地,镇上住有鬼子汉奸的据点,时常有鬼子汉奸来骚扰,不时也有八路军从此路过或者短暂居住。每当此时,老师就让学生们换上孔孟的书籍,以防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时学习时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还保留有严格的体罚制度,每天早晨开始上课之前,学生们都必须背对老师站立,一字不差的背诵前一天老师教授的课文,背诵不顺畅或者根本不会背者,即表明你学习不用功,轻则责令温习重背,重背仍然不过关者,老师就用早就准备好的三尺长的戒尺打你的后背或者手掌,一边打,还一边训斥:“叫你不认真念书!叫你不认真念书!”

  在跟随贾老师学习的时间里,我就曾有过两次挨打的经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一次是入学的第一天,学习的是语文,开头第一课,只有两句话:“弟弟妹妹快起来,起来上学校。”我觉得课文既简单又好背,不免就洋洋得意起来,老师教完过后,让学生们自己温习背诵,贾老师则手拿两个檀木圆球,称作“涮手蛋”,在手中不停的转动,还倒背着手,转动着檀木球,在教室内不住的来回走动,时刻观察监视着教室内学生们的动静。

  当时我因为心中得意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早晨背诵课文的时候,一边口中大声朗诵,一边在凳子上掀动着屁股,随着屁股的一起一落,有节奏的叨念那两句课文:“弟弟妹妹快起来,起来上学校!”

  谁知这一幕被贾老师看到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他突然停住脚步,用手中的檀木圆球,照着我的后脑勺就是两下,砸的我头晕目眩,眼冒金星,疼痛之下,也没问青红皂白,竟破口大骂起来:“是哪个王八羔子在打俺!”

  这时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贾老师走到我的面前,训斥我道:“念书还不老实,念书的时候,你老是颠屁股干什么!”

  原来老师是因为这个才打我呀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老师打学生是常有的事情,我心里感到委屈,也无处申诉,只好以哭来应对!我这一哭,影响了全教室内学生们的学习,还引发了全教室的哄堂大笑,最后在老师的严厉训斥下,教室内方才又恢复了平静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过了两年,我又挨了贾老师的一顿戒尺的抽打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这次的原因是这样的:

  村中一个名叫李德云的青年,这小子奸猾刁钻,出了名的鬼灵精、鬼不缠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有一次,几个人同在村北的小河中洗澡,他仗着年岁高,力气大,硬是把我按在水里,好久没让我抬起头来,害得我喝了好几口河水。我想报复他,可又考虑打不过他,就只有想法子暗地里来算计他。

  一天夜里,待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叫上另一个小伙伴,偷偷来到他家的宅院门外,他家的院门是用酸枣树枝插起来的那种,上面有很多乱刺,人手无法靠近,我们就捡起几块石头,对着他家的门胡乱砸了几下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睡梦中的李德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醒过来,他披上衣服,走到院内,大声喝问:“是谁家的孩子这么调皮,看我明天不找你们的老师去告你们的状!”

  我与我的伙伴满意的偷笑起来,就迅速的跑开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要不说李德云是鬼不缠呢,人家也精得很,单凭黑暗中传出的笑声,他就断定是谁搞了这场恶作剧了,第二天还未等我到达学校之前,他就提前来到学校,一五一十对贾老师学说了夜里发生的事情。我也是做贼心虚,早晨背书时,由于心里发慌,背了上句,却忘了下句。此时贾老师的戒尺就抡了过来,一边打我的后背,嘴里还一边说道:“叫你调皮!叫你调皮!半夜去砸人家的大门,这一下你过瘾了吧?”

  1950年十月,美帝发动了侵朝战争,我与李德云、李德昌、李思银一同报名参了军,全村报名参军的一共有七个人,从此就各奔东西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

  老师的教育之恩我永世不忘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1954年夏末秋初,我请假回家探亲,特意赶往庄科村,去看望恩师贾林中,当我叩响了贾老师的大门时,出来开门的是一位中等个头,大眼睛的青年妇女,询问之下,方知她是贾老师的儿媳妇,她用一双明亮眸子凝望着我,问我打哪里来,叫什么名字?我都一一做了回答,最后她遗憾的告诉我:她的公公,也就是贾林忠老师不在家,到山里的大龙堂村他舅父家去走亲戚去了。贾老师名林中,字雨亭,未承想此次探望未果,竟成为了我终生的遗憾!

  我的第二任老师,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他姓邱,跟随他学习了一个学期,甚至连他的名字也不记得了。后来得知,他是沂蒙山区人,是东港沟村接纳的有史以来的由共产党委派的一位地下工作者。后来得知,他在村中教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的组织,暗暗的吸收发展了好几名共产党员。我分析,之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李思凡、李思过、李德兴等人都与这位邱老师有关。

  结束在东港沟村的任教以后,据说邱老师又到北面的敌占区某村去教书了;还听说没过多久,由于他地下党员身份的暴露,被敌人残忍杀害了!如此看来,当时邱老师是带着党交给他的政治任务来到东港沟村的,而后又深入敌占区,去开展党的政治宣传工作的,因为身份暴露,从而才遭受敌人杀害的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其实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邱老师这样默默无闻为党工作的地下党员,何止千万?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甚至冒着掉头的危险,赴汤蹈火,勇于献身,甚至献出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过上幸福生活,与他们的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是分不开的。我们不要忘记他们,要时刻记住他们!

  村中的文物

  小小的东港沟村,竟然还有文物?其实文物不分大小,价值如何,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念像而已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在我的印象中,东港沟村的文物就有三处。

  第一处,是坐落于村东头的关帝庙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这是一间不算太大的土瓦房,估算起来,充其量也不超过10平方米,里面坐北朝南的是关老爷的塑像,肃穆庄重,目光凝重,面如重枣,坐而生威,威震一方。

  在左右站立的,是关羽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关平,一个是关兴,他们昂首站立,随时准备为关羽牵马坠蹬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在门旁站立的,是一位面目狰狞,怒目而视,手持一把青龙偃月刀,据说此人就是为关羽牵马坠蹬的护卫周仓。除此而外,在室内的墙壁上,还描绘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图画,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小时候我曾经多次挤进这间小的可怜的庙堂,去抚摸泥塑的人像,去欣赏墙壁上的绘画,虽然那时我并不懂画中的涵义。

  说到关公庙,还想起来一段故事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事情大概发生在抗战胜利之后的某一年,八路军的一位女游击队员,见村里的人对关公顶礼膜拜,还经常不断的烧香磕头,就训斥这是在搞封建迷信,为了表现她的不信神不信鬼,她竟跑进庙堂内,将披在关公肩上的一块红绸缎子布取了下来,做成了内裤,还有意在村人面前公开炫耀,曾惹得村中一帮老年人的暗中咒骂。这明显是一种违反纪律的事情,这个女游击队员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受到了组织的批评和处罚。

  第二件文物,是在关帝庙斜对面的一眼古井,井有三丈多深,井台上安装一个辘轳,辘轳上面缠满了井绳,井绳一头固定在辘轳上,另一头则固定着一个九连环铁钩,来到井边打水的人,只要把九连环套在水桶提系上,然后把水桶放下井去,由于铁环的重压,使水桶自然倾倒,井水灌进水桶,用辘轳摇上来,就是满满一桶清水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小时候我曾多次到井上去挑水,也曾经多次使用过九连环,多年过去,现在已经不记得它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不过我确实佩服祖先的聪明和智慧。不知现在这眼井还存在不存在了?这可是那时全村人赖以活命的重要饮水来源啊。

  村中的第三件文物,就算村西头的土地庙了姓王的祖先起源于什么地方。我清楚的记得,庙宇不大,全部用青石板垒砌而成,庙宇修筑在一处高台上,里面的土地爷塑像,面孔全是白色,凶恶而狰狞,胆小的我们只有从外面观望,从不敢贴近庙宇近前,生怕触怒了土地老,招来不可预知的灾祸。古时候经常闹兵灾,匪祸不断,人们修关帝庙,土地庙,是想借助神鬼的保佑,来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因为那时是官匪一家,人们除了借助神鬼的护佑之外,并无其它良方。

代祭祖祭祀视频 点击播放!

代烧-001.jpg

代操办 加微信看看!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www.wangzijinci.com/post/6720.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内有转载或采集其他平台内容, 若有文章涉嫌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特别提醒:如文章中有涉及到传统风俗和习惯等,皆为民间一种美好寓意!倡导家祠文化,抵触封建迷信!

上一篇   下一篇